[重要公告] 新網拍終於上線了
[重要公告] 新網拍終於上線了+ 清明連假皆正常營業 4/3-4/6 (請大家幫忙看看有什麼要修改的阿阿阿) 把過往的紀錄又好好整理一番,重新站在消費者和新朋友的角度來看,集合店裡夥伴的力量,重新修改了照片與文字說明,希望讓大家能夠不只購買商品,也能認識這裡的故事。 *商...

2025年1月27日 星期一
[活動] 哭泣的時候
準備要說新年快樂了,今天是除夕,往年這個時候,想到各種吵雜社交的聚會,體內部分的I型人格不免會焦慮起來。不過在今年整理完家族相簿後,此時此刻倒是有點期待過年的聚會,我想再多感受家族裡的人,與多聊聊他們和長輩們的故事,甚至體內部份的E型人格連教授家的過年或家族旅行也想亂入XD (註:教授為店小二持續協助整理家族照片的業主)
當初整理自家家族相簿時,剛開始只是一股好奇心的驅動,因為在日治時期的戶口名簿之中,發現好多過往不知道的事情,例如養父母的關係、家庭的遷徙紀錄、兄弟姊妹的展開等等,在一陣口訪調查後,還意外得到了整理阿公家物品的機會。
因為開始整理,我在海量相片、影片與口訪中,得知了許多家族故事,那陣子常常走在路上想到這許多的故事,會莫名的落淚,一瞬間的我會覺得有什麼好哭的呢?自己從小與家族之間僅有少數記憶深刻的時光,但下一秒又感覺自己的連結突然像樹根一樣展開,理解到許多小時候那些說不清的家族情緒為何而來,照片中的人物向我而來,又快速地離開我。淚水可能帶點憂傷,自己沒有機會再與他們相處,可能帶點快樂,發現他們的故事和性格,有一部分在我身上留存下來。
過年前看到書籍「留味行」,是作者瞿筱葳在奶奶過世後,因為爸爸的口訪記錄,而踏上了奶奶當年在戰爭中如何從中國抵達台灣的軌跡。追尋過程中有許多的自我疑問與疏離,也特別能感受到書中說的那種時空交疊、既親密愈疏離的時刻
。
最後也歡迎大家來參加我們2/15-16的家族資料分享會,請手刀來報名吧。
[ 整理不孤單之家族資料分享會 ]
時間:2025/2/15 (六)、16(日) 14:00-16:30
地點:唐青古物商行∕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155號
活動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15oa5J7iAB/
--------
書摘 <留味行> p154
這已經是另一個國家了,所有的記憶都已被抹去,我為了什麼來看這個灰色城市?我所尋找的並沒有在這。歷史流過了之後就過去了,不會有一樣的水再次流過。你找到了原地重遊,留下的碑文建築和種種故事都是大人物們的歷史,小人物的故事早就順江而下,沒有痕跡。
我來到奶奶提過的建築,感到實在;又因為什麼都沒有留下,而感到空虛。同時感覺實在與空虛,是很荒謬的。我看到了想看的土地、建築、江水、山丘,卻什麼也沒有看到。我的眼睛看著七十年後的現代風景,腦中上演七十年前的沒頭沒尾故事。我很高興,同時很悲傷,在這裡接近了年輕時的爺爺奶奶,又在下一秒的現實中遠離他們。
我沒有穿越時空,是時空穿越了我,讓我同時存在不同記憶,在長江被稱為長江的起點,時空暫時停止,我處在時間感並置的狀態,感官支離,我是一個鬼魂般全知觀點的敘述者,一個故事主角的後代子孫,也是一名到此一遊的觀光客。
因為思念奶奶而來,因為想知道她的故事而來,但隻身進入歷史現場的瞬間,太多與現實交疊,你知道的與不知道的片片段段有如萬花筒游移切換,你彷彿目睹了一切,這場祖輩年輕父輩初出世以及戰爭起落的大戲,就是在此處活靈活現地搬演,看到憂傷處你哀愁了,到了輕鬆的地方你又笑了,像個傻子。
一人走入歷史,又情身出來,時光悄悄扭轉了心弦的角度,彈撥出的聲音使人理解了過去,看見前人的來時路,過去所知的故事在眼前突然延展大開,變得更深更遠更立體,好多細節都向你綻放。
坐在長江邊,背著相機捏著地圖,我無法抑制掉下眼淚。有人走過空蕩蕩的公園,我捏著衛生紙把鼻子揚了揚,站起來往觀江大橋走去,暫時從這過於真實的歷史現場撤退。
我一直不明白當時為何哭泣,
也許是在親臨前人舊地的時候,是這趟旅程首度正面撞上奶奶所描述的故事現場,在那一刻瞥見了一連串大小歷史的切面,我不僅感受到自己的渺小,也確實看到時光的消逝。那淚水並不是憂傷,而是一點一滴的開始理解,我到達了祖輩成家的地方,這樣的旅遊主題似乎有些感傷,原本不是這樣設定,但的確感傷了,我在時空中緊捏著一條虛擬的線,飄忽地前進。
也只有獨自旅行,才有機會用莫名淚水洗滌疲憊的心,站在岷江大橋上看著黃滾滾的江水,感到平靜了,回到二十一世紀的現實,才又跳上巴士回到市區
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五
[ 惦記 ] 讓人懷念的那個地方
多年前,店員還沒來到商行工作的時候,經常到公館找當時就讀臺大的妹妹,經他介紹,我在那附近遇到了間鍾愛的咖啡廳,只要到臺北就經常在那裏泡一個下午,或是聽上一場精彩的講座。有時什麼都不做,靜靜地望著牆上漂亮的手繪花紋與草綠色的牆也讓人感到平靜,一點都感覺不到時間在流逝。
後來,咖啡廳因故結束營業。當時正值疫情,所以店員也沒來得及去店裡最後一次。那片美麗的綠色牆面成為腦海中的回憶片段,再也看不到了。
某次,偶然與商行裡的同事提起這件事,沒想到同事在得知咖啡廳的名字後說:「我知道這間店,他們結束營業的時候有拿東西來商行!」聽完後讓人又驚又喜,同事還告訴我,商行內某個存在已久的物品就是從那間咖啡廳來的(因為是店員內心的回憶小祕密,就不告訴大家是哪間店跟哪樣物品了XD)。
沒想到當初來不及道別的事物,就這樣悄悄地出現在了身邊,甚至陪我默默度過了許多時刻。這份機遇讓人過了好幾天,心內那感到神奇的餘韻還環繞著。
迎接新的一年前,送給大家這個溫馨的小故事XD希望大家都能跟珍惜的事物久別重逢,新年快樂!
2025年1月20日 星期一
[活動] 2/15-16 整理不孤單之家族資料分享會
大家敲碗的課程終於來了!讓大家跟著日治時期的戶口名簿、家裡的老照片與各種文獻檔案,在古物商的地下書室,來一場時空之旅。
2/15(六)
主講人:故事系整理師阿亦。
從一個整理者的工作流程,分享出任務協助教授整理照片後、回過頭探尋自身家族照片和老物件的奇幻故事(或血淚史)。日後希望能繼續找出各種形式的家族史呈現。
主講人:吳淳畇老師。
為大家解析藏在日治時期戶口名簿中的小秘密,並介紹其他和家族史有關的重要資料,包括族譜、照片、日記、物件或是官方檔案文獻。
時間:2025/2/15 (六)、16(日) 14:00-16:30
地點:唐青古物商行∕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155號
2/15 (六) 150元
2/16 (日) 300元
1.填寫表單 https://forms.gle/q5j7ds4qXZkjq6Cr5
2.待古物商收到資訊並統計人數,會將匯款資訊寄到指定的e-mail。請大家留意收件資訊,並於展信後三日內匯款。
3.匯款後,請以信件通知,才算報名成功。
1.請在分享會之前,帶著自己的身分證和印章,前往各地任一處戶政事務所,申請直系祖先的日治時期戶籍資料。可向申辦人員表示是要製作祖譜,需要申請父親的父親或母親的日本時代的戶籍資料(建議一天申請一系,通常要等待一個小時左右)。
2.找找看家中有沒有長輩留下來的信件、日記或家譜等等。
吳淳畇,桃園平鎮人,畢業於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,自2015年始為自由博物館工作者,活動於桃園、澎湖、臺北、新竹等地,主要執行歷史類型博物館專業委託案或歷史內容轉譯相關工作。工作領域包含展示敘事規劃、展示資源調查研究、文物普查、地方博物館運籌以及私人藏家文物整飭、媒合及保存諮詢等,近年亦參與桃園市地方志書寫。因參與大溪地方學研究的啟發,延伸對於跨時段的家族史的興趣。
2025年1月16日 星期四
[每周新陳設] 中年文青的懷舊夢
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
[惦記] 散步去紫藤廬
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
[惦記] 整理記和男性衣物與風格物品
2025年1月5日 星期日
[哈密街報報] 小地圖製作中
上個月意外地和以前羅斯福路舊店的鄰居重逢,她在保安宮的附近租了一個空間當音樂團練室,每當她練習的時候,總有許多旅客、外國人尋音而來,她說這裡的人潮很適合在門口張貼海報,幫我們宣傳。(空間未來或許還能有不同合作,根本天使鄰居!!!)
一邊做著小海報,讓旅客能按圖索驥來到我們店,另一方面,或許也能把附近有趣的店家一起做成小地圖。我們常常遇到特別來逛的客人,總是會問我們附近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去或是有什麼好吃的餐廳。這種習慣也正好是店小二的愛,因為到一個新的地方,除了網路資訊,我都會刻意逛著當地我喜愛店家的書櫃,或聽聽他們有什麼推薦,這種人味地圖,旅行起來會特別有意思。
這幾年這大龍峒開店的時光,認識了許多不少在地有趣的店家,加上去年開始提早了開店的時間了,餐廳的觸角也慢慢伸到附近的早餐與午餐點(沒錯,我們就是吃貨XD),好像能把這些資訊慢慢做成小地圖,讓各方旅客除了知道我們,也能看見在地的有趣店家、地點或人物。
若大家有什麼私房點或人可以拜訪,也歡迎私訊給我們喔(眨)。
範圍:以唐青古物商行一帶,或捷運圓山站的前後兩站、捷運大橋頭周遭。
>範例
推薦「唐青古物商行」,物品獨特、復古懷舊且種類多樣,店員大多為I型人格,會給大家滿滿的空間自己逛。但需要介紹或詢問時,也會保持真誠,直言不諱(?)。
2025年1月3日 星期五
[惦記] 2024年末
